新生儿常见的疾病-新生儿黄疸
新生儿黄疸又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。在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星期内,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新生儿黄疸,大约60%~80%正常的新生儿在第二天起皮肤会有轻度黄疸的现象,这种黄疸在第3、4天达到最高峰,约一周内即消失,这属生理性黄疸,根据台大医院的统计,台湾的宝宝90%以上会出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。而病理性黄疸是指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;或胆红素每日增加量超过100mg/dL;总胆红素超过15mg/dL;黄疸超过两星期;直接型胆红超过2mg/dL。符合以上定义者皆为病理性黄胆,这时需要送到医院做适当的治疗,接受小儿科适当的治疗。
1.病因:
生理性黄疸的病因是新生儿胆色素生成过多、肝功能未成熟或肠道再吸收胆色素所致;而病理性黄疸,则可分为持续性间歇型高胆血症,最常见的原因为喂食母乳,其他较少见的有甲状腺机能过低、幽门狭窄、败血症、溶血性疾病如G6PD、ABO血型不合等等;而造成持续性直接型高胆血症的原因,较常见的为新生儿肝炎,其次为胆道闭锁、胆道囊肿、遗传性疾病等
2.症状及并发症
生理性黄疸则是于出生后三天开始,皮肤几乎呈现黄色,新生儿呈现倦怠厌奶的征状;如果是出生在24小时内即出现严重黄疸的现象,此时为病理性黄疸,病婴同时也会呈现倦怠厌奶的征状,并发症胆色素过高,会随着脑部,造成神经细胞的坏死,轻者脑性麻痹,重则导致死亡。一般而言,胆色素超过20mg/dL则较引起脑神经损伤。
3.治疗
一般的生理性黄疸,通常不需治疗,而严重的病理性黄疸早期可以使用照光治疗法治疗,所以发现新生儿黄疸时,需送到小儿科专科病房将由新生儿专科医师诊察,依照黄疸出现的时间,来确定黄疸出现的原因,如果黄疸指数超过12mg/dL以上时则需照光治疗,严重者可能必需换血。
4.预防
新生儿黄疸是我国婴儿很常见的现象,绝大多数是无害的,但未适当处理时也会出现并发症,所以做家长的自行观察宝宝的,如怀疑肤色过黄时,请专科医师验血检查,必要时要返回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。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