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或哺乳时能吃安眠药吗?
短短几个月之中,一颗受精卵,就能迅速复制、分化成为一个胎儿,在这期间,无数的基因被解码,无数的蛋白质被合成,胚胎寻着精密的设计图,飞快的建构着自己。设计不容有误,稍一差池,可能就是遗憾终身的先天畸形。母体保护着胚胎的发展,透过胎盘提供养份、隔绝毒物,并利用羊水保护着胎儿。
万一某些物质能透过胎盘时,它就能进入胎儿的身体──这也许只有暂时性的影响,也可能造成遗憾终身的畸形,也可能让胎儿没有机会见到外头的世界。所以,孕妇生病要吃药的话,最好使用不会穿过胎盘的药物,以确保不影响胎儿。
很可惜的,绝大多数的安眠药都会穿过胎盘,也会对胎儿发生影响,所以,使用上就诸多禁忌。
怀孕的前三个月,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期,非常敏感,易受外界的破坏,所以,这段时间内,能不要用药就不要用──最好是完全不要使用。
临盆前的三个月,是胎儿即将与世人见面的时节,很快的,胎儿就会与母体分离,过起自己的生活。倘若此时母亲使用安眠药,出生后,婴儿体内的安眠药浓度就会开始下降,造成戒断现象。
相较之下,怀孕中期是较为安全的时期:胎儿的发育已经较上轨道了,但还没到要出世的时候,药物对它的伤害性较少,但即使如此,安眠药还是可能影响胎儿脑部发育,危险性也是得考虑。
根据美国与澳洲的药物分类,对于怀孕无甚影响(经过大规模实验,但找不到有害的证据)的安眠药,只有:抗组织胺类安眠药的Diphenhydramine与Cyproheptadine。
其他的安眠药,不管是BZD、OMEGA-1作用药、三环抗郁剂、Trazodone、抗精神病药,绝大多数属于C~D两级之间,也就是说:它们若非在实验动物上造成畸形,就是对人类胎儿有危害,若非使用不可,得先评估好处与坏处之后,谨慎使用。
也有不少药物被归类到X级,这也就是说:危险性极高,万万不能使用,这类药物包括:Triazolam、Flurazepam、Estazolam、Zolpidem。
不管怎样,“服用安眠药”对于孕妇而言,都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动作,有如走钢索般──不是不能走,也不是一定会摔死──只是我们得先仔细想清楚:“冒着危险,走这么一遭,为的是什么?”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