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童腹泻仍应适量饮食 禁食观念并不正确
台湾小儿消化医学会理事长吴子聪指出,腹泻不只是开发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,也是全球性儿童最常罹患的疾病。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估计,每年约有三至五百万儿童因腹泻而死亡,即使在如美国等已开发的国家中,四岁以下的儿童在过去十年中,每年仍约有五百名死亡的病例是与腹泻有关的。其中,小儿腹泻的多变性,对幼童健康是最具威胁性的。
不过,要注意的是,传统上治疗腹泻的方法,经常是以“让肠胃休息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时”为解决方案,医师通常会提醒病人暂时不要吃任何东西;然而经过最新临床研究却指出,大部分婴幼儿发生腹泻时,只要经过充足的水分补充,小肠仍可维持吸收各种养分的能力。
因此,对于腹泻的小婴儿,应该尽早给予容易消化吸收而且营养均衡的食品,例如母乳或是不含乳醣的配方。而且维持进食或许暂时会让粪便量略增,但并不会加重病情。
相反的,许多家长选择让病童持久禁食,或是只喝“稀饭米汤”,如此将会延缓肠道绒毛修复,时间一久,恐致肠绒毛发育残缺不全,形成水肿、营养不良、慢性腹泻等恶性循环。
至于运动饮料或是汽水,更不适合在腹泻时饮用,因为这些饮料含糖量过高,一、两岁以内的幼童肠道无法有效消化吸收,反而会增加肠管内渗透压的负担,婴幼童可能会因此而腹胀得很厉害,很不舒服。此外,又因其含钠量甚低,而引起低血钠的电解质不平衡。
吴子聪医师也提醒,婴幼儿在急性腹泻时,常会因为发烧、不愿摄食、水泻而造成各种程度的脱水。轻度脱水时,病童会出现精神欠佳、活动力降低、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,重度脱水时,则呈现嗜睡、体重减轻、血压下降、心跳加速、前囱门及眼球下陷、肢端因循环不足而呈斑驳状,乏尿甚至昏迷、抽搐等。
其次,治疗上,在婴幼儿轻度腹泻脱水阶段,可补充“口服电解质醣液”以避免脱水加剧以及病情恶化。对于重度脱水的病童,如果有意识不佳、严重呕吐患者,则需要住院作静脉输液注射积极治疗,然而大部分患者在轻度脱水阶段,甚至更早时,可用“口服电解质醣液”即可补充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,避免脱水加剧及病情恶化。
吴子聪医师强调,家长在处理婴幼儿腹泻问题时,绝对不要任意使用止泻药物,因为止泻药只是暂时止住腹泻的症状,病无法真的对抗病毒、细菌,甚至还会让肠子停止运动,当病毒、细菌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时,就会出现腹胀,对症状治疗没有直接帮助。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